金納米籠的介紹


金納米籠:新型多功能納米材料的全面解析
一、核心定義與結構特性
金納米籠(Au Nanocage)是一種中空、多孔的納米級金顆粒,其特點結構由以下關鍵特征構成:
中空內腔:提供藥物、基因等活性物質的封裝空間,實現高效負載與靶向遞送。
多孔壁層:表面孔隙增加比表面積,促進物質吸附與交換,同時支持光熱轉換和化學傳感。
可調等離子共振(LSPR):通過改變顆粒尺寸(40-100nm)、壁厚或形狀,其吸收峰可在近紅外區域(700-900nm)精準調控,適配生物組織穿透性需求。
高穩定性與生物相容性:金元素惰性避免免疫反應,表面檸檬酸鈉修飾層可進一步功能化,增強分散性與靶向性。
二、制備工藝:從模板到成型的精準控制
金納米籠的合成以銀納米立方體為犧牲模板,通過氯金酸(HAuCl?)的電置換反應實現結構轉化:
銀模板制備:采用多元醇還原法生成粒徑均一的銀納米立方體(如邊長80nm)。
置換反應:在沸水中逐滴加入氯金酸,銀原子被氧化溶解,金原子沉積形成中空籠狀結構。反應過程中溶液顏色由淺黃漸變為藍灰,紫外吸收峰從480nm紅移至810nm,標志著金納米籠的生成。
參數優化:通過控制氯金酸濃度、反應時間及溫度,可精準調控金納米籠的尺寸、壁厚及孔隙率。
三、生物醫學應用:從實驗室到臨床的突破
光熱治療(PTT)
機制:金納米籠吸收近紅外光后,光能轉化為熱能(效率達90%以上),局部高溫(>42℃)可選擇性消融腫瘤細胞。
優勢:近紅外光穿透性強,可實現深部組織治療;靶向修飾(如抗EGFR抗體)提高治療精準度,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。
藥物遞送系統
中空結構負載:可封裝化療藥物(如順鉑)、基因(siRNA)或光敏劑,實現控釋與靶向遞送。
刺激響應釋放:結合溫敏分子(如聚N-異丙基丙烯酰胺),通過近紅外光觸發藥物釋放,提高治療效果。
高通量優勢:相比實心納米顆粒,金納米籠的載藥量提升3-5倍,且釋放速率可控。
多模態成像
光聲成像(PAI):利用近紅外光吸收特性,增強腫瘤邊界對比度,分辨率達微米級。
計算機斷層掃描(CT):金的高原子序數(Z=79)提供強X射線衰減系數,作為CT造影劑效果優于傳統碘劑。
光學相干斷層掃描(OCT):LSPR效應增強散射信號,提升組織成像深度與清晰度。
生物傳感與檢測
表面增強拉曼散射(SERS):金納米籠作為SERS基底,可實現單分子水平檢測。
光熱傳感:目標分子結合引起LSPR峰位移,通過溫度變化實現高靈敏度檢測(檢測限低至pM級)。
關于我們:
陜西星貝愛科生物科技經營的產品種類包括有:合成磷脂、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、嵌段共聚物、磁性納米顆粒、納米金及納米金棒、近紅外熒光染料、活性熒光染料、熒光標記物、蛋白交聯劑、小分子PEG衍生物、點擊化學產品、樹枝狀聚合物、環糊精衍生物、大環配體類、熒光量子點、透明質酸衍生物、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、碳納米管、富勒烯,二氧化硅及介孔二氧化硅,聚合物微球,近紅外熒光染料,聚苯乙烯微球,上轉換納米發光顆粒,MRI核磁造影產品,熒光蛋白及熒光探針等等。
溫馨提示:僅用于科研,不能用于人體!
同系列:
二硫化鉬納米片
中空介孔普魯士藍納米顆粒
普魯士藍納米顆粒
鉑納米顆粒
鈀納米顆粒
蛋黃狀磁性中空介孔二氧化鈰
介孔二氧化鈰
二氧化鈰納米棒(L<100nm)
二氧化鈰納米顆粒50nm
氧化鈰納米棒
中空介孔氧化鈰
二氧化鈰納米顆粒10nm
二氧化鈰納米板
二氧化鈰納米立方
- 上一篇:Gold Nanostars,金納米星的描述
- 下一篇:金納米片的描述